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欢迎登陆中国核学会官方网站

两会在即!来自中核集团的代表委员有话说

发布日期:2023-03-06    发布:未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于2023年3月5日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将于2023年3月4日召开。


来自中核集团的3名全国人大代表和5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参加此次全国两会。


中核集团

两会代表委员都有谁?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中核集团8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履职尽责,结合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质量发展、“走出去”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话题,积极为核工业做强做优做大、国家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以下就中核集团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部分提案议案进行摘编报道↓↓↓



01


1·.jpg


关于设立国家“核科学日”的建议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批示,确立了核工业发展新的指导思想,为新时期核工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核工业发展的新时代。我国核领域要切实担负起支撑国家战略的历史责任,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舆论氛围,设立国家“核科学日”是获取社会公众支持与认可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核事业高质量发展。


设立国家“核科学日”,将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强国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为核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1958年9月27日,“一堆一器”移交生产揭幕典礼隆重举行,开启了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新纪元。建议将每年的9月27日设立为国家“核科学日”,并以设立“核科学日”为起点,普及核能知识,铭记核工业创业初心,以奋进之姿永葆强核报国之志,以躬身之为锻造成事之功,共担祖国核事业这项光荣使命,共圆核强国这个宏伟梦想。




02


2·.jpg


关于提高核能“走出去”竞争力的建议

核能国际合作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器与抓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等形势也为我国核电“走出去”带来重大机遇。当前,我国亟需加强顶层协调,将推动核能“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打造核能国际合作的中国模式,构建与核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新格局。 


目前,我国核电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从技术研发、设计建造、装备制造、运行管理到技术服务,已具备全产业链“走出去”的能力和条件。我国已向国际市场出口了15个核电机组和研究装置,“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 (K-2)于2021年5月20日商业运行。2021年12月20日,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首次并网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 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2022年2月,我国成功签订了“华龙一号”阿根廷核电项目总包合同。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具备与核电强国同台竞技的实力。


建议拓宽核电项目投融资渠道,加大财税、金融保险政策支持力度,对核电“走出去”给予一定优惠,以满足构建新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的迫切需求。




03

3·.jpg


关于布局建设

快中子高通量研究堆的建议

快中子高通量研究堆是先进研究堆的“特种部队”,是开展先进核能研发、同位素生产、先进反应堆核燃料与材料辐照考验和基础科学研究的高性能、综合性顶尖设施平台,是世界核大国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制胜利器。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钠冷快中子研究堆的设计、建造和运行方面具备了扎实的技术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启动建设快中子高通量研究堆已具备很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用于研发先进核能的快中子高通量研究堆数量、性能不满足要求。尽快启动建设一座多功能高通量快中子研究堆,不仅具有开展先进核能研发迫切的现实需要,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将成为大幅缩短先进核燃料与材料研发周期的有效途径,成为补齐我国核科研条件短板、提升基础研究能力的核心支撑。


建议开展快中子高通量研究堆建设,同时推进新建的研究堆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构建我国核领域科技研发的开放协同机制,助推我国核工业创新引领发展。




04


4·.jpg


关于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

行动中加强铀矿地质工作的建议

铀矿资源是核能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核能发展加快推进,对保障我国天然铀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加大铀矿地质工作投入,保障核工业“粮食”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首先,铀矿作为我国矿产资源中重要的战略矿产,其组织实施也要有专业化队伍进行支撑。在上一轮找矿行动中,中国核工业地质局起到了国家队主力军的“中流砥柱”作用。建议将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作为铀矿找矿主导单位,发挥其完整核地勘工作体系优势,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属地化核地勘队伍、石油、煤炭等单位,建立“小核心,大协作”的模式,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全国“一盘棋”系统部署我国铀矿地质工作。


此外,建议尽快提高国内铀矿资源勘查开发及资源储备能力,统筹各渠道经费,多向发力增加对国内铀矿勘查的资金支持,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项中加大铀矿基础地质工作的投入。




05

5·.jpg



关于因地制宜开展

高温气冷堆核能多用途利用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核能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石化和化工行业作为基础性产业,肩负着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当前,国家“双碳”战略纵深推进,发展并应用高温气冷堆技术是实现石化行业的绿色发展,服务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


高温气冷堆具有固有安全性好、环境适应性强、系统简单、绿色零碳、经济性高等特点,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匹配石化生产需求的最佳配置。高温气冷堆与石化耦合可行且必要,利用核能供热、供汽、供电替代煤炭消耗,是石化行业面临保障稳定供应与清洁低碳转型双重挑战下的优选方案。


建议加快高温气冷堆石化耦合与制氢示范项目落地及产业化推广应用;同时适时启动在一些清洁能源输出省份的核能利用,以核电作为基荷电源,支撑可再生能源基地的电力输出与消纳。




06




6·.jpg



关于尽快完善适应

供热堆发展法规标准的建议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面积逐年增长。与传统热源相比,核能供暖可以显著减少污染排放,且保障供热的安全性,有效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对于保护环境、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以及缓解燃煤运输压力等具有积极意义,对我国尽快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是中核集团开发的一种安全经济、绿色零碳的堆型。该堆具有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和网管适配性等特点——理论上可以做到“零堆熔”适宜贴近城市建设为居民供热;一座400MW热功率泳池堆,可以为30多万人口供暖,每年可替代32万吨燃煤或1.6亿立方米燃气,减少雾霾、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此外,其售热电价基本与目前的燃煤取暖价格相当,不会增加人民群众经济负担以及政府财政负担。如果在大型城市,可以打造大型供热基地,为大型城市提供稳定基础热源。


目前供热堆在安全、环境、地质、水文等相关方面的法规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建议加快制定适用于供热堆的安全监管法规及相关标准体系,从选址、设计、审批、监管等方面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07


7·.jpg



关于大力支持我国

低浓铀产品出口退税的建议

低浓铀产品作为核燃料产品的重要组成,是核能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加速,带动我国低浓铀产品加工能力逐步提升,部分能力已跻身世界前列,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条件。为了有效应对全球核燃料市场格局的变化,提升我国低浓铀产品国际竞争力,公平参与国际竞争,积极调整我国低浓铀产品出口政策迫在眉睫。


世界上主要的低浓铀产品供应国家或地区如欧洲、俄罗斯等普遍采取出口免税或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鼓励本国或本区域低浓铀产品出口,促进本国产业发展。我国是当前继俄、欧之后,第三个具备商业化全链条核燃产品加工能力的国家,为了我国低浓铀产品“走出去”,调整相应政策,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核燃料产业转型升级和动态平衡核燃料供应体系构建,有利于增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竞争力和综合保障力,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核燃料产业发展新格局。


核燃料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是我国自主品牌核电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保障。因此,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我国低浓铀产品出口退税,促进我国核电与核燃料共同“走出去”,形成密切联系、相互支撑、共生共荣的有利局面。



来源:中核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