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水电、核电各有优势,未来的清洁能源体系应该什么样?
发布日期:2022-03-07 发布:中国核学会
对谈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钮新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李永乐
提问:从三峡到白鹤滩,中国水电站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钮新强代表:40年,从开门学习到自主创新
钮新强代表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概括中国水电技术的发展。1989年,钮新强开始参与三峡水利枢纽建设,当时需要70万千瓦水电机组,我国并不具备生产技术。当时的建设者们走了一条“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道路。
今天的白鹤滩,从设计到工程的建设,从装备制造到机型电站的运行管理,我国都已处在世界领先的地位。我们自主研发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技术性能最领先的。白鹤滩所用的100万千瓦时的机组,为全世界所独有。
△白鹤滩水电站鸟瞰图
钮新强说,现在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个大型电站的开发总装机容量相当于三峡的2倍。这说明,我们国家的实力相比建设三峡时,已经今非昔比。
提问:中国核电发展到了哪一步?
罗琦委员:既充满希望,又任重道远
罗琦委员说,可以用“八九点钟的太阳”形容中国核电,因为它既充满希望,又任重道远。
与水电相似,中国核电的发展也有过艰辛的历程。罗琦坦言,有一段时间,我们对于核电技术不太相信自主创新,总是寄希望于引进。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华龙一号”排除了很多干扰、专注创新,自主投资进行研发,其技术水平最终得到全社会、全人类的承认。罗琦说,这也充分证明,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上,能源技术创新要靠自己。
△“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机组
罗琦委员介绍,除了发电,核能还有其他用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供热,我国已开发出专门的供热堆——燕龙技术来替代煤保证供暖。
但目前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仅为5%左右,没达到国际10%的平均水平,距离有核国家的平均水平18%这个数字更远,未来中国核电技术发展任重道远。
提问:“华龙一号”,安全吗?
罗琦委员:总分100分,我打120分!
罗琦委员说,“华龙一号”机组在满足经济需求的情况下,在技术储备上还留了很大余量,远远超出目前各种最先进、最严厉的标准。
△“华龙一号”反应堆
相比切尔诺贝利时期,现在核电的安全性已经发生代际变化。核电要发展,首先要安全。罗琦表示,“华龙一号”代表了最先进的标准的要求,中国核电从研发技术,到设备运行,水平都是世界一流的。
提问:未来的清洁能源体系应该什么样?
钮新强代表:水电、核电各有优势,连成整体
罗琦委员:两种能源互相补充,加快科技攻关
钮新强代表说,水电作为清洁能源,不产生任何碳排放或污染;作为可再生能源,只要有水,水电就用之不竭。在整个电网结构中,用电高峰在白天夜晚、冬天夏天有所不同,水电适合用于调峰,和核电形成互补,连成整体。
钮新强说,从数据上看,我国可开发水电总装机容量约为7亿千瓦,目前已开发近4亿千瓦。未来的重大项目大多处于西部的高原、高寒地区,开发的技术难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都更大,这是未来我国水电技术突破的重点。通过信息化赋能的智能大坝、智能机组、智能发电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也将是突破的关键。
罗琦委员对“两种能源互相补充”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补充,核电方面,除了“华龙一号”,我们还有规模更小的“玲龙一号”。“小家伙”机动灵活,它可以用于小电网,更容易多用途地使用。它的另一个突出优势是,在工厂完成主体建造后运送到现场,就可以快速实现模块化组装,能极大缩短建设周期。谋划未来的核能发展,我们要在用裂变技术解决现阶段能源需求的同时,加快快堆和聚变堆的攻关。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去年已在昌江核电基地正式开工
知识点来了!李永乐老师在线“敲黑板”
李永乐老师表示,目前我国的水电已开发了一多半,后续水电站的开发建设难度可能会加大,需要有更多的科研攻关。
核电装机和发电量在我国占比还较小,未来我们要对水电、核电进行综合利用,在调节电能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利用水电储存电能,也可以利用核电的废热来给城市供暖,实现对这两种能源利用率的更大提升。
如今,我国的核电技术已不需要从地基开始一点一点建造,可以实现“中央厨房”式的操作,实现核电设施的快速组装。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化石能源,我们的城市也会变得更加清洁。